户外探险徒步必备:失温知识全解析

假期将至,总会有一些游玩的项目,如果你第一次参与高强度的户外活动,建议先了解一些相关的安全知识。

户外探险,风景壮美却暗藏风险,失温这一“无声杀手”尤为危险。在山地、雪域、水域等环境中,气温骤降、天气突变时,失温风险大增。掌握失温知识、预防和应对技能,对户外爱好者至关重要。

一、什么是失温?

失温是人体散失热量超过产生热量,导致核心区域(大脑、心脏、肺部等重要器官所在躯干部位)温度降至 35℃以下的危险状态。身体无法维持正常体温平衡时,生理机能受损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

二、热量流失的四大途径

了解热量流失途径,是预防失温的基础。户外环境中,这些途径的影响会被放大:

  • 辐射散热 :占总散失量的 60%,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,人体向周围冷环境辐射红外线散失热量,温差越大、暴露面积越大,散热越快。
  • 传导散热 :身体直接接触比体温低的物体时,热量通过直接传递流失。如坐在冰冷岩石上、躺在雪地或湿冷地面、握冰冷登山杖等,都会导致热量快速传导散失。
  • 对流散热 :流动的空气或水流带走体表热量。风速越大或在水中活动,对流散热效应越明显,这就是有风天气感觉更冷(风寒效应)、湿衣服让人迅速感觉寒冷的原因之一。
  • 蒸发散热 :人体通过出汗或呼吸调节体温,汗液或呼吸中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。高强度运动中大量出汗,或衣物被汗水、雨水浸湿后,蒸发散热显著增加,每蒸发 1 克汗水,大约带走 0.58 千卡热量。
三、预防失温的关键策略

预防胜于治疗,户外探险中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,能降低失温风险:

(一)科学着装:三层穿衣法

内层选速干排汗衣物(美利奴羊毛或优质化纤材料),保持皮肤干爽;中层选保暖性能好的衣物(如抓绒衣裤),形成温暖空气隔离层;外层需具备防风、防水、透气功能,抵御外部环境侵袭。深色衣物在有阳光时能吸收更多热量,但要根据环境和活动类型选择。避免穿纯棉衣物,其湿后保暖性会急剧下降,甚至 “吸走” 体温。

(二)精明管理:维持能量平衡

身体产热需能量,出发前摄入足够碳水化合物(尤其是慢速释放的复合碳水化合物)作为能量储备。行进中定时补充快碳水化合物(如能量胶、糖果、干果)和水分,保持体力。切忌空腹开始活动,低血糖严重影响身体产热能力。

(三)明智选择:合适的装备

根据目的地气候、海拔和活动强度,选择合适装备。过夜活动时,高质量睡袋、防潮睡垫、可靠帐篷或庇护所(睡眠三大件)是抵御寒冷、保证休息质量的基础。

(四)周密计划:合理规划行程

制定详细行程计划,包括路线、海拔变化、预计耗时、休息点等,充分了解天气预报,为突发状况留预案和时间余地。避免恶劣天气强行出发或长时间暴露于严寒环境,合理安排行进节奏,避免过度疲劳,疲劳会降低身体抗寒能力和判断力。

(五)循序渐进:加强日常耐寒训练

计划高海拔、高难度或冬季探险的人,平时耐寒训练很重要。规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,可尝试冷空气或冷水浴锻炼(需科学指导,循序渐进),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。

四、保暖毯(急救毯)的正确用法

保暖毯是急救包里的标配,轻便小巧,在紧急情况下作用大,但使用不当效果会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:

  • 核心原则:保持干燥 :保暖毯不发热,依靠反射人体热辐射和隔绝外部冷空气保暖。内层衣物湿透时,先脱掉湿衣服(或尽可能拧干),再用保暖毯包裹身体,否则湿衣服蒸发持续带走热量,保暖效果差。
  • 替代中层,而非外层 :确保内层干燥的前提下,将保暖毯紧密包裹住身体核心部位(躯干),外部再穿防风防水外套,最大限度利用其反射热量功能,防止对流散热。
  • 包裹核心,留意外套 :重点包裹躯干和头部(头部散热量大),四肢次之。外面要有衣物或睡袋等覆盖,否则保暖毯很薄,隔热能力有限,易被风吹走。
五、失温发生时的自救与急救

不幸发生失温,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至关重要:

  • 脱离险境,寻求庇护 :立即停止活动,尽快转移到避风、温暖的地方,如帐篷、山洞、背风处,或搭建临时庇护所。
  • 保持干燥,更换衣物 :衣物潮湿要尽快换上干燥衣物。无干衣服时,尽可能脱下湿衣服,用毛巾擦干身体,再用睡袋、干燥毯子或保暖毯包裹起来。
  • 补充能量,温暖身体 :摄入高热量食物(如巧克力、坚果、糖)和温热甜饮料(如热糖水、热可可、姜茶),帮助身体内部产生热量。切记禁止饮酒,酒精使血管扩张,加速热量散失,导致体温进一步下降,也避免咖啡因饮料,其有利尿作用,可能导致脱水。
  • 外部加温,小心谨慎 :可用暖水袋(用衣物包裹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烫伤)或发热贴,放置在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靠近体表的位置,帮助核心区域缓慢复温。对于中重度失温者,禁止对四肢快速加热或按摩,防止冰冷血液迅速回流心脏引发 “复温休克” 甚至心搏骤停,同样禁止用火直接烤。
  • 专业救助,及时呼救 :出现意识模糊、肌肉僵硬、失去协调能力、脉搏微弱甚至昏迷、呼吸停止的重度失温者,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助(如拨打救援电话)。等待救援期间,患者若失去呼吸和心跳,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(CPR),不要强行活动患者僵硬关节。
六、户外大忌:远离这些错误行为

了解并避免常见错误行为很重要:

  • 棉质衣物 “陷阱” :再次强调,纯棉衣物是户外大忌,一旦被汗水或雨水打湿,会变成冰冷 “贴身杀手”。
  • 空腹冒险 :能量不足是失温的重要诱因。
  • 饮酒取暖 “假象” :饮酒后短暂温暖感是血管扩张的错觉,之后会导致更快速热量流失和核心体温下降,极其危险。
七、结语

失温是户外探险中严肃且可能致命的风险,但充分准备、科学知识和谨慎行动,能完全预防和应对。希望本文帮助你深入理解失温,提升户外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。敬畏自然,安全先行,享受户外探险乐趣。

转载或引用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
© 2024 www.evan.xin

评论区 | 2 条评论
  • 文案姐笔记

    比较详细

    From : 六安
  • 似水流年

    失温我联想的第一词是微笑死亡。😂

    From : 漯河
消息盒子
# 您有6条未读消息 #
#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#
#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#

只显示最新10条未读和已读信息